2012年2月29日星期三
2012年2月28日星期二
2012年2月26日星期日
中華民族團結促進會 - 中大支教團來澳分享經驗
“用一年時間換一生難忘回憶” 中大支教團來澳分享經驗
一群獲得研究生保送資格的學生,他們暫時擱置了 攻讀計劃,懷着一份年輕的豪邁激情、一顆感恩奉獻的赤子之心,花逾整年時間來到中國最貧困的西部地區進行支教志願服務。他們克服艱苦的氣候條件和生活環 境,強忍對家人朋友的牽腸掛肚,將心思完全放在孩子身上。甘於奉獻,勇於付出的精神,滿載着十三年來中山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共九十五名志願者走過的“八千里 路雲和月”。
支教者需德才兼備
中山大學自一九九九年開始加入教育部、團中央聯合啟動的研究生支教團扶貧接力 計劃,在旁人眼中支教任務艱苦卓絕,可是要獲得到藏、滇、隴、甘等西部省份支教一年的資格並不簡單,他們必須具備保送研究生資格,是有奉獻精神、德才兼備 的優秀學子。其中分別於第十一、十三屆到西藏和雲南支教的學生,昨日應中華民族團結促進會來澳宣講西部支教事跡,問他們何以暫緩學業、“全職支教”一年, 他們的答案幾乎一致:在能力所限的範圍內回饋社會,在艱苦的環境下發現自我、鍛煉能力,最終概括一句“用一年不長的時間,換一生難忘的回憶”。
點燃學生學習熱情
西 部風光旖旎動人,但在美麗背後卻隱藏着多少令人心酸的貧困境況,學生赤腳翻山越嶺幾公里來上學,一貧如洗的家庭僅有幾袋玉米種子和唯一的電器——搖搖欲墜 的電燈,讓見者傷心。剛從西藏支教半年回來的羅智卻告訴我們,亟待改善的並非硬體設施,受益於國家支援西部發展和照顧少數民族的優惠政策,西藏課堂上的多 媒體教學設備不亞於沿海城市;最重要是開闊長期生活在大山大嶺中的孩子的視野,增加接觸新鮮事物的機會。聽曾經支教的師兄姐介紹,以前每當挖蟲草、坎樹的 季節,學生全都按捺不住,幾乎全都“請病假”回家。於是,支教教師多年來都將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當成首要任務,根據少數民族的特點創新教學方式,設置一系 列的心靈灌溉課程與活動,如每星期都堅持舉辦的“夢想課程”,以認識自我、管理情緒、克服困難、走出西藏等多個主題引導學生,打開他們禁錮的思想,告知外 面的世界很精彩,燃起追逐夢想的慾望。經過多年的努力,學生不再謀劃着用上課時間挖蟲草,不明白的內容課後繼續到老師宿舍發問,漸漸地步入正常的學習狀 態。
教學相長受益終生
來宣講的支教隊員正趁寒假回家度歲,然而仍時刻惦記着遠方的學生,是孩子們讓大學生變 得成熟穩重、規劃有度,更教會大哥哥、大姐姐懂得感恩與豁達。支教團成立“一對一”資助金項目,在家訪中搜尋家境極度困難的學生訊息,讓中大各院系對口幫 助,羅智就利用此項目幫助一位父親患病去世、母親癌症臥床的學生無需記掛着務農養家,他也珍惜機會,學期末時考獲全年級第一的成績,拿到最後一張卷子的那 晚徹夜沒睡,第二天清早就敲開了羅智的宿舍門,他一字一句的念叨着,母親要他每一年都要用最好的成績單和母親種的蘋果回饋老師。支教生活並非片言隻語所能 道盡,因為它經過十三年的沉澱,在改變孩子不平坦的人生路上正在厚積薄發,同時也讓支教者們受益終生。
一群獲得研究生保送資格的學生,他們暫時擱置了 攻讀計劃,懷着一份年輕的豪邁激情、一顆感恩奉獻的赤子之心,花逾整年時間來到中國最貧困的西部地區進行支教志願服務。他們克服艱苦的氣候條件和生活環 境,強忍對家人朋友的牽腸掛肚,將心思完全放在孩子身上。甘於奉獻,勇於付出的精神,滿載着十三年來中山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共九十五名志願者走過的“八千里 路雲和月”。
支教者需德才兼備
中山大學自一九九九年開始加入教育部、團中央聯合啟動的研究生支教團扶貧接力 計劃,在旁人眼中支教任務艱苦卓絕,可是要獲得到藏、滇、隴、甘等西部省份支教一年的資格並不簡單,他們必須具備保送研究生資格,是有奉獻精神、德才兼備 的優秀學子。其中分別於第十一、十三屆到西藏和雲南支教的學生,昨日應中華民族團結促進會來澳宣講西部支教事跡,問他們何以暫緩學業、“全職支教”一年, 他們的答案幾乎一致:在能力所限的範圍內回饋社會,在艱苦的環境下發現自我、鍛煉能力,最終概括一句“用一年不長的時間,換一生難忘的回憶”。
點燃學生學習熱情
西 部風光旖旎動人,但在美麗背後卻隱藏着多少令人心酸的貧困境況,學生赤腳翻山越嶺幾公里來上學,一貧如洗的家庭僅有幾袋玉米種子和唯一的電器——搖搖欲墜 的電燈,讓見者傷心。剛從西藏支教半年回來的羅智卻告訴我們,亟待改善的並非硬體設施,受益於國家支援西部發展和照顧少數民族的優惠政策,西藏課堂上的多 媒體教學設備不亞於沿海城市;最重要是開闊長期生活在大山大嶺中的孩子的視野,增加接觸新鮮事物的機會。聽曾經支教的師兄姐介紹,以前每當挖蟲草、坎樹的 季節,學生全都按捺不住,幾乎全都“請病假”回家。於是,支教教師多年來都將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當成首要任務,根據少數民族的特點創新教學方式,設置一系 列的心靈灌溉課程與活動,如每星期都堅持舉辦的“夢想課程”,以認識自我、管理情緒、克服困難、走出西藏等多個主題引導學生,打開他們禁錮的思想,告知外 面的世界很精彩,燃起追逐夢想的慾望。經過多年的努力,學生不再謀劃着用上課時間挖蟲草,不明白的內容課後繼續到老師宿舍發問,漸漸地步入正常的學習狀 態。
教學相長受益終生
來宣講的支教隊員正趁寒假回家度歲,然而仍時刻惦記着遠方的學生,是孩子們讓大學生變 得成熟穩重、規劃有度,更教會大哥哥、大姐姐懂得感恩與豁達。支教團成立“一對一”資助金項目,在家訪中搜尋家境極度困難的學生訊息,讓中大各院系對口幫 助,羅智就利用此項目幫助一位父親患病去世、母親癌症臥床的學生無需記掛着務農養家,他也珍惜機會,學期末時考獲全年級第一的成績,拿到最後一張卷子的那 晚徹夜沒睡,第二天清早就敲開了羅智的宿舍門,他一字一句的念叨着,母親要他每一年都要用最好的成績單和母親種的蘋果回饋老師。支教生活並非片言隻語所能 道盡,因為它經過十三年的沉澱,在改變孩子不平坦的人生路上正在厚積薄發,同時也讓支教者們受益終生。
2012年2月25日星期六
第四屆數碼影像攝影大賞
由數碼攝影學會主辦的“第四屆數碼影像攝影大賞”今日在陸軍俱樂部何賢爵士展覽廳舉行,鼓勵攝影同好們發揮獨特、趣味性及創新思維。
是次得奬作品題材多樣,有故事性、抽象幻化、詩情畫意等。創作就是要大同,集不同風格題材。是屆作品數量為歷年來之冠,共有廿五位參加者,九十三組作品、三百四十五張相片。比賽得到港澳著名攝影師支持,評判團由蘇文郁、容紹新、黃豪生、張淑歡及袁偉民組成。
展覽開放至本月廿九日,上午十一時至晚上七時。
是次得奬作品題材多樣,有故事性、抽象幻化、詩情畫意等。創作就是要大同,集不同風格題材。是屆作品數量為歷年來之冠,共有廿五位參加者,九十三組作品、三百四十五張相片。比賽得到港澳著名攝影師支持,評判團由蘇文郁、容紹新、黃豪生、張淑歡及袁偉民組成。
展覽開放至本月廿九日,上午十一時至晚上七時。
2012年2月24日星期五
婦聯總會 - 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酒會暨第卅四屆理監事就職禮
婦聯總會昨假萬豪軒酒家舉行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酒會暨第卅四屆理監事就職禮,行政長官崔世安等出席。婦聯會長賀定一表示,新一屆領導層吸納了 年輕、有能力的婦女精英,該會今後將繼續團結婦女及婦女團體,維護婦女利益,配合特區政府改善民生,解決民生問題,尤以和諧家庭建設、教育及婦女權益保 障、發展等問題為重點。今年是特區循序漸進推進民主的關鍵一年,婦聯將組織會員積極建言獻策,加強公民教育和普法宣傳,提升公民素質。
提升婦女議政水平
酒會於昨日下午四時舉行,行政長官崔世安、全國人大常委賀一誠、中聯辦副主任陳啟明、外交部駐澳副特派員張金鳳、立法會主席劉焯華、全國政協常委楊俊文、全國婦聯組織聯絡部長張黎明及婦聯會長賀定一主禮,政府官員及社會各界嘉賓出席到賀。
賀 定一致詞表示,國際婦女節至今走過一百○二年歷程,激勵着廣大女性團結奮進、繼往開來。長期以來,澳門婦女為推動本澳經濟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發揮了重要作 用。半個世紀以來,婦聯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為祖國建設、婦女兒童事業發展,以及特區繁榮穩定與社會和諧獻力。
澳門回 歸祖國十三年,在國家實施“十二五”規劃和世界經濟不明朗因素下,特區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今年是澳門特區循序漸進推進民主的關鍵一年,政制發展是特 區政府今年施政的重要內容,關係特區長遠發展和繁榮穩定、關係居民權益的大事。婦聯將組織婦女積極參與,為特區發展建言獻策。
新領導層更富活力
日前婦聯召開會員代表大會換屆改選,選舉產生了第卅四屆理監事會成員,吸納了年輕、有能力的婦女精英進入到新一屆的領導層,為該會會務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婦 聯今後將繼續秉承愛國愛澳傳統,堅持“團結各界婦女,積極參與社會;維護婦女權益,服務婦女兒童;建設和諧家庭,促進特區發展”的宗旨,以科學發展理念, 思考、謀劃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深入了解婦女面對的困難和需求,創新會務,拓展服務,探索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建設,實現婦女兒童事業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為 謀求婦女兒童福祉努力。
崔世安致詞讚揚婦女團體和組織繼續發揚愛國愛澳的精神,廣泛團結各階層的婦女,關注社會、參政議政、服務社群,致力營造和諧家庭,亦實現婦女自身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席間,主禮嘉賓向多位榮譽會長、名譽會長、名譽顧問致送證書。
提升婦女議政水平
酒會於昨日下午四時舉行,行政長官崔世安、全國人大常委賀一誠、中聯辦副主任陳啟明、外交部駐澳副特派員張金鳳、立法會主席劉焯華、全國政協常委楊俊文、全國婦聯組織聯絡部長張黎明及婦聯會長賀定一主禮,政府官員及社會各界嘉賓出席到賀。
賀 定一致詞表示,國際婦女節至今走過一百○二年歷程,激勵着廣大女性團結奮進、繼往開來。長期以來,澳門婦女為推動本澳經濟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發揮了重要作 用。半個世紀以來,婦聯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為祖國建設、婦女兒童事業發展,以及特區繁榮穩定與社會和諧獻力。
澳門回 歸祖國十三年,在國家實施“十二五”規劃和世界經濟不明朗因素下,特區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今年是澳門特區循序漸進推進民主的關鍵一年,政制發展是特 區政府今年施政的重要內容,關係特區長遠發展和繁榮穩定、關係居民權益的大事。婦聯將組織婦女積極參與,為特區發展建言獻策。
新領導層更富活力
日前婦聯召開會員代表大會換屆改選,選舉產生了第卅四屆理監事會成員,吸納了年輕、有能力的婦女精英進入到新一屆的領導層,為該會會務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婦 聯今後將繼續秉承愛國愛澳傳統,堅持“團結各界婦女,積極參與社會;維護婦女權益,服務婦女兒童;建設和諧家庭,促進特區發展”的宗旨,以科學發展理念, 思考、謀劃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深入了解婦女面對的困難和需求,創新會務,拓展服務,探索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建設,實現婦女兒童事業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為 謀求婦女兒童福祉努力。
崔世安致詞讚揚婦女團體和組織繼續發揚愛國愛澳的精神,廣泛團結各階層的婦女,關注社會、參政議政、服務社群,致力營造和諧家庭,亦實現婦女自身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席間,主禮嘉賓向多位榮譽會長、名譽會長、名譽顧問致送證書。
2012年2月23日星期四
2012年2月22日星期三
2012年2月21日星期二
2012年2月20日星期一
2012年2月16日星期四
The 14th Inauguration Ceremony of University of Macau Students' Union and Sub Organizations 2012
“第十四屆澳門大學學生會領導機關及其附屬組織就職典禮”已於本月十六日晚上六時假澳門大學文化中心順利舉行。是次就職典禮有幸得到社會各界人士到 場見證,包括社會文化司司長代表惠程勇、中聯辦文教部副處長級助理鍾睿、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代副主任陳家豪、教青局處長陳旭偉、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處長 姚偉英、澳門公職人員協會主席高天賜、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副理事長李從正、全國青聯副主席暨澳門中華總商會青年委員會主任馬志毅、各政府機構、各界社團領導 及高等院校學生會代表等。
就職典禮上,第十四屆澳門大學學生會領導機關的成員及其附屬組織的代表在監誓嘉賓的見證下,正式肩負起新 一屆的職責。在神聖而莊嚴的交接儀式中,在第十三屆選舉委員會主席曾柏毅的監督下,第十三屆會員大會主席黃宵琦將學生會的印信交到第十四屆理事長黃成彬手 上,意味着將領導責任交到新一屆的領導人手上,並希望學生會的精神和工作可以繼續薪火相傳。
澳門大學教務長彭執中在典禮上致辭表 示,學生會的服務精神已經是大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未來幾年,澳門大學將會面臨重大改變,住宿式書院將會打破師生之間的阻隔,令師生能夠更好地交流。寄 望澳門大學學生會的領袖能夠帶領同學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能力;透過參與課外活動而找到自身的目標和理想,為未來貢獻社會、國家做好準備。同時,期望學生 會能代表廣大學生與學校多作溝通,攜手並進,共同努力將澳門大學發展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並祝願新一屆的領袖能秉承優良傳統,寫下光輝一頁。
今屆獲連任的學生會理事長黃成彬表示,在新一屆的任期內希望能夠更好地履行學生會的工作。並希望加入學生會的每位成員,都能夠認識學生會,並熱衷於學生會的工作。
學生會會員代表大會主席廖健鳳致辭表示,新一屆學生會不僅是承上啟下的一屆,更是開拓未來的一屆。儘管來年會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在本屆內閣和全體屬會領袖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度學生會必定會為下一屆的學生會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澳門大學學生會共有七十個附屬組織,包括學術、文化、康樂、體育、宗教等不同領域。
就職典禮上,第十四屆澳門大學學生會領導機關的成員及其附屬組織的代表在監誓嘉賓的見證下,正式肩負起新 一屆的職責。在神聖而莊嚴的交接儀式中,在第十三屆選舉委員會主席曾柏毅的監督下,第十三屆會員大會主席黃宵琦將學生會的印信交到第十四屆理事長黃成彬手 上,意味着將領導責任交到新一屆的領導人手上,並希望學生會的精神和工作可以繼續薪火相傳。
澳門大學教務長彭執中在典禮上致辭表 示,學生會的服務精神已經是大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未來幾年,澳門大學將會面臨重大改變,住宿式書院將會打破師生之間的阻隔,令師生能夠更好地交流。寄 望澳門大學學生會的領袖能夠帶領同學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能力;透過參與課外活動而找到自身的目標和理想,為未來貢獻社會、國家做好準備。同時,期望學生 會能代表廣大學生與學校多作溝通,攜手並進,共同努力將澳門大學發展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並祝願新一屆的領袖能秉承優良傳統,寫下光輝一頁。
今屆獲連任的學生會理事長黃成彬表示,在新一屆的任期內希望能夠更好地履行學生會的工作。並希望加入學生會的每位成員,都能夠認識學生會,並熱衷於學生會的工作。
學生會會員代表大會主席廖健鳳致辭表示,新一屆學生會不僅是承上啟下的一屆,更是開拓未來的一屆。儘管來年會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在本屆內閣和全體屬會領袖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度學生會必定會為下一屆的學生會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澳門大學學生會共有七十個附屬組織,包括學術、文化、康樂、體育、宗教等不同領域。
2012年2月15日星期三
2012年2月11日星期六
2012年2月9日星期四
2012年2月8日星期三
澳門負責任博彩協會籌委會
為提倡負責任博彩,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澳門負責任博彩協會籌委會昨日啟動籌備及推廣工作。籌委會成員宋偉傑認為,負責任博彩的宣傳教育,並非只是從 業員或參與者的責任,他們的成員中亦包括公務員、教師、律師等。本澳近年博彩業迅速發展,對澳門及周邊地方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希望協會的成立,可帶 動社會廣泛討論相關議題,推動業界及政府落實適當可行的措施。
研博彩與經濟關係
協會新聞發佈會暨啟動儀式昨日下午三時假帝濠酒店舉行。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陳翔,議員吳在權、何潤生,社工局廳長區志強,教青局代表黃艷蘭,澳門基金會代表梁衍瑞以及多家博企和社團代表出席。
籌 委會成員宋偉傑、吳焯峰、葛萬金、黃偉明、劉健豪介紹該會的工作方向,表示本澳社會和經濟發展,在可見的將來,博彩業的帶動和支柱作用越趨明顯。因此,負 責任博彩的核心工作是防止問題博彩行為在社區蔓延。該會將積極倡導研究博彩活動和發展,與澳門經濟及民生之間的互動關係,通過加強居民認識負責任博彩,以 及與本地和外地學術機構、友好團體合作交流,帶動社會討論相關議題,推動業界及政府部門關注及落實適當可行的措施,進而提升澳門的旅遊城市形象,使澳門真 正成為休閒旅遊的目的地。
減博彩業負面影響
負責任博彩協會籌委會成員來自社會不同的行業和界別,主要在以下 幾方面開展工作:一,促進博彩從業員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健康生活和職業生涯規劃;二,持續關注博彩業在澳門社區、社會經濟以至城市交通規劃在持續發展中 擔當的角色,以及相互影響;三,博彩業在就業人口中的比重和結構關係,以及與其他產業的促進和互補作用;四,研究可行方案減少澳門博彩業的負外部性;五, 關注下一代身心健康發展和成長環境。
昨日是本澳開放博彩專營權十周年,籌委會期望社會各界和關注社區發展的人士攜手合作,積極參與負責任博彩活動,為本澳社會持續發展共謀對策。
研博彩與經濟關係
協會新聞發佈會暨啟動儀式昨日下午三時假帝濠酒店舉行。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陳翔,議員吳在權、何潤生,社工局廳長區志強,教青局代表黃艷蘭,澳門基金會代表梁衍瑞以及多家博企和社團代表出席。
籌 委會成員宋偉傑、吳焯峰、葛萬金、黃偉明、劉健豪介紹該會的工作方向,表示本澳社會和經濟發展,在可見的將來,博彩業的帶動和支柱作用越趨明顯。因此,負 責任博彩的核心工作是防止問題博彩行為在社區蔓延。該會將積極倡導研究博彩活動和發展,與澳門經濟及民生之間的互動關係,通過加強居民認識負責任博彩,以 及與本地和外地學術機構、友好團體合作交流,帶動社會討論相關議題,推動業界及政府部門關注及落實適當可行的措施,進而提升澳門的旅遊城市形象,使澳門真 正成為休閒旅遊的目的地。
減博彩業負面影響
負責任博彩協會籌委會成員來自社會不同的行業和界別,主要在以下 幾方面開展工作:一,促進博彩從業員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健康生活和職業生涯規劃;二,持續關注博彩業在澳門社區、社會經濟以至城市交通規劃在持續發展中 擔當的角色,以及相互影響;三,博彩業在就業人口中的比重和結構關係,以及與其他產業的促進和互補作用;四,研究可行方案減少澳門博彩業的負外部性;五, 關注下一代身心健康發展和成長環境。
昨日是本澳開放博彩專營權十周年,籌委會期望社會各界和關注社區發展的人士攜手合作,積極參與負責任博彩活動,為本澳社會持續發展共謀對策。
2012年2月7日星期二
2012年2月6日星期一
2012年2月5日星期日
2012年2月4日星期六
2012 年總會新春團拜 之 青「龍」商會賀新春
國際青年商會中國澳門總會於本月四日晚上七時半, 假帝濠酒店舉辦主題為“青·龍商會賀新春”新春團拜活動, 來自青商總會及其屬下分會, 以及資深青商協會合共逾一百二十多名嘉賓及青商會友參加, 席間彼此廣泛交流,觥籌交錯,氣氛熱鬧。
晚宴開始,由國際青年商會中國澳門總會會長梁兆基, 連同汎澳青年商會會長畢志榮,濠江青年商會會長高俊雄, 以及資深青商協會理事長周中余,向現場每位參加者派發新春利市, 寓意財神到賀、福臨諸君。
梁兆基致歡迎詞表示,自年初就職至今, 青商已履行積極公民的使命,踴躍參與社會關注的多項大事。 分別在政制發展的座談會上發表意見, 指出政制發展必須以社會穩定的原則修改, 同時亦參與由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邀請的訪談會,以“ 中產階層現狀探索”為主題,就青商內不同界別踴躍發表意見, 通過辯論, 明確中產階層對推動澳門社會在未來可持續多元發展上發揮的重要性 。
踏入龍年,憑着青商的積極公民意識,領創社群的志氣, 有信心在澳門民生及經濟發展的同時,能抓住機遇, 分享社會發展的成果。澳門總會將致力為會員開拓國際視野, 籌辦專業培訓課程,推動會員成為積極公民,促進社區可持續發展, 努力實現澳門青商美好的發展藍圖。
2012年2月2日星期四
訂閱:
文章 (Atom)